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Journal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欢迎关注


研究简报

  • 用18S rRNA序列探讨8种绿藻分子系统发育

    张耀东;沈颂东;林阿朋;张劲;

    测定了宽礁膜Monostroma latissimum、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孔石莼Ulva pertusa的18S rRNA基因序列,并与肠浒苔E.intestinalis、穿孔石莼U.fenesrtata、石莼U.lactuca、礁膜M.nitidum和格氏礁膜Monostroma grevillei5种已知的大型海洋绿藻的同一基因序列合并进行比较,分析了核苷酸序列差异和碱基替换特点,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浒苔与肠浒苔之间的Kimura双参数距离大于浒苔与石莼属3个物种之间的Kimura双参数距离;用UPGMA法和MP法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在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中,浒苔与石莼属物种聚为一类,表现出与石莼属物种更近的亲缘关系。

    2009年01期 v.2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388 ]
  • 虾青素与螺旋藻对血鹦鹉体色的影响

    张晓红;吴锐全;王海英;欧阳冰;吴立新;牛纪峰;

    分别用添加虾青素和螺旋藻的饲料饲喂血鹦鹉(红魔鬼Cichlasoma citrinellum和紫红火口C.synspilum杂交所得的子一代),研究了虾青素和螺旋藻对血鹦鹉体色的影响。试验1: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30、100、300、500、700、900 mg/kg虾青素,饲养60 d后,各试验组鱼的尾鳍色素含量分别为24.12、34.62、88.42、110.91、146.83、163.56、167.67 mg/kg(干组织),皮肤中色素含量分别为34.02、48.31、68.68、79.41、118.87、132.50、141.97 mg/kg(干组织)。试验2: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3%、5%、10%、15%的螺旋藻,饲养60 d后,各试验组鱼的尾鳍色素含量分别为24.12、30.22、33.47、47.74、55.79、62.35 mg/kg(干组织),皮肤中色素含量分别为34.02、38.66、36.99、39.70、52.74、54.62 mg/kg(干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和螺旋藻均可有效改善血鹦鹉体色,且虾青素的增色效果显著强于螺旋藻,建议虾青素的适宜添加量为500 mg/kg。

    2009年01期 v.24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8 ] |[下载次数:685 ]
  • 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亚种分类地位探讨

    樊佳佳;白俊杰;叶星;李胜杰;何小燕;

    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微卫星特异分子标记两种方法鉴定了中国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侧线鳞为58~68片,肋骨数为15对,这与原产地大口黑鲈北方亚种较一致;选择鉴别两亚种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Mdo6、Msal21)对中国养殖大口黑鲈进行特异性扩增,并以原产地大口黑鲈佛罗里达亚种和大口黑鲈北方亚种样品作为对照,结果为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特异性扩增片段大小和原产地北方亚种扩增条带相同。综合形态学和分子标记两方面的结果,表明中国养殖大口黑鲈应属于大口黑鲈北方亚种Micropterus salmoides salmoides。

    2009年01期 v.24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7 ] |[下载次数:256 ]
  • 大西洋中部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陈锦淘;朱国平;张恩迪;许柳雄;彭燕燕;

    根据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农业部渔业局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捕获的大西洋中部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体长、体重(去鳃、去尾、去内脏)、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及性别比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的优势叉长为105~140 cm,优势加工后的体重为20~40 kg;摄食等级为0~4;性腺成熟度以Ⅱ、Ⅲ期为主,且雌、雄差异较大;叉长(L)与加工后的体重(W)的关系为W=1.3373×10-5L3.0147,R2=0.9691。将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结果比较,表明近年来大西洋中部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2009年01期 v.24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3 ] |[下载次数:362 ]
  • 低盐度地区集约化养殖的吉富罗非鱼的生长特性

    胡朝莹;谢骏;余德光;王广军;唐丽花;杜旭彤;卢迈新;

    对珠海低盐度地区(盐度2~8)集约化养殖的吉富罗非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共进行174d。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在整个养殖期间体重增长速度较快,平均日增重5.58 g,最快可达13.25 g,平均日增重率为2.54%;养殖130 d后,平均体重可达600 g左右,其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为W=0.0582×L2.89(R2=0.9968),体长生长方程为L=-0.0169t3+0.1911t2+2.3675t+0.7124(R2=0.9947);肥满度初期较高,最高为6.19,养殖中期有所下降,后期恢复到4.22;饵料系数平均为1.44。

    2009年01期 v.24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9 ] |[下载次数:219 ]

  • 鹿角海萝的繁殖生物学及室内培养的研究

    张泽宇;韩余香;李献刚;佐藤阳一;李晓丽;

    在鹿角海萝Gloiopeltis tenax藻体生育期内,观察了大连沿海鹿角海萝的自然生态及藻体生长过程;在繁殖期内定期采集种藻进行孢子放散,测定了藻体生长、孢子放散量与水温的关系;使用培养皿、贝壳等附着基采集四分孢子和果孢子并在室内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鹿角海萝在大连沿海的生育期为10月至翌年7月,藻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长最快,此阶段水温为6~9℃。2)鹿角海萝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6~12℃),其中果孢子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6~10℃)放散,放散高峰为5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0.9×106个/g;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水温9~12℃)四分孢子体开始放散,高峰期为6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1.65×106个/g。3)四分孢子和果孢子附着后均可萌发形成盘状体,盘状体直径达250μm左右时形成直立枝,盘状体和直立枝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干露2 h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直立枝经在室内培养成为鹿角海萝幼苗。

    2009年01期 v.2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2 ] |[下载次数:154 ]
  • 征稿简则

    2009年01期 v.2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7 ] |[下载次数:35 ]
  • 金鳟伪雄鱼的制备及全雌三倍体的诱导

    贾钟贺;徐革锋;牟振波;陈玉春;姜作发;

    以4龄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试验鱼(雄、雌性平均体重分别为1.7、2.2 kg),采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灭活金鳟精子,对受精卵进行热休克处理后正常孵化,获得初孵仔鱼;再用雄性激素诱导全雌二倍体,得到性逆转雄鱼(伪雄鱼);培育至性成熟后进行人工繁殖,采用热休克法对受精卵进行处理获得全雌三倍体鱼类。结果表明:金鳟全雌二倍体的诱导出现率为80%,金鳟伪雄鱼获取成功率为75%;用不同pH人工精浆激活伪雄鱼精巢精子,高pH(9~10)的人工精浆激活受精卵的效果最好,金鳟三倍体的出现率为75%~80%,其中还有一定比率的嵌合体出现。

    2009年01期 v.24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1 ] |[下载次数:358 ]
  • 延长东海区伏季休渔期的渔业效果分析

    林龙山;程家骅;

    根据2000—2006年东海区底拖网定点调查和常规监测资料,利用Ricker动态综合模型对延长东海区休渔期的渔业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前或提前并延后伏季休渔期,对于主要经济鱼类(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渔获量的增加和渔获质量的提升效果均较为明显。如果将休渔期提前半个月,则带鱼的年产量将增加9.35%,渔获个体平均体重将增加21.61%;小黄鱼的年产量将增加5.89%,渔获个体平均体重将增加14.45%。如果将休渔期提前并延后各半个月,则带鱼的年产量将增加13.87%,渔获个体平均体重将增加41.21%;小黄鱼的年产量将增加8.71%,渔获个体平均体重将增加26.44%。鉴于此,建议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尽早延长伏季休渔期,并加强渔业管理。

    2009年01期 v.2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4 ] |[下载次数:391 ]
  • 饲料中脂肪及乳化剂含量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

    王吉桥;赵丽娟;苏久旺;姜玉声;蒋湘辉;孙丕海;张剑诚;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饲料中脂肪及乳化剂含量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试验1,在11.5~21.5℃水温下,将体质量平均为2.71 g的仿刺参放养在容量为50 L的水槽(45cm×31 cm×30 cm)中,投喂以鱼粉和玉米蛋白为蛋白源,深海鱼油为脂肪源的膏状饲料(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19.8%,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0%、3.65%、4.50%、5.35%、6.20%和7.05%)。经60d饲养,结果表明,饲料中脂肪的质量分数为6.20%时,幼参的特殊生长率、表观脂肪消化率与脂肪含量的乘积及体内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二次回归拟合曲线表明,幼参饲料中脂肪的适宜质量分数为5.35%~7.05%,最适为5.88%。试验2,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24%和5.0%(大豆油作为脂肪源),在脂肪中分别加入0、5%、10%和15%的大豆卵磷脂作为脂肪乳化剂,饲养体质量平均为5.48 g的仿刺参。经45 d饲养,结果表明,10%的乳化剂组幼参的特殊生长率和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该浓度的乳化剂对幼参肠道萎缩的抑制性效果较好。本研究表明:饲料中适宜的脂肪含量能有效地促进仿刺参的生长,提高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特别是在适宜的温度下);饲料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仿刺参生长,增强其体质。

    2009年01期 v.24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6 ] |[下载次数:501 ]
  • 产κ-卡拉胶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李俊;马悦欣;冯兵;于杨;

    对κ-卡拉胶酶产生菌进行富集培养,以κ-卡拉胶为唯一碳源的平板初筛,从多种海藻上分离纯化获得32株具有卡拉胶酶活性的菌株,经摇瓶复筛,从亮管藻上分离的HC4菌株酶活力最高,为50.75U/mL。测定了HC4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1436 bp,在核苷酸序列数据库(NCBI)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发现它与Tamlana agarivorans的相似性为98%。通过单因子筛选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碳源κ-卡拉胶5 g/L;氮源蛋白胨3 g/L和NaNO31 g/L;无机盐NaCl 20 g/L、K2HPO4.3H2O 1 g/L、MgSO4.7H2O 0.5 g/L和CaCl20.1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150 r/min,250 mL三角瓶中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50 mL,接种量4%,发酵培养基起始pH7.5,温度28℃,培养时间28 h。经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优化后,HC4菌株的κ-卡拉胶酶酶活力提高到602.30 U/mL,是优化前的11.87倍。

    2009年01期 v.24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9 ] |[下载次数:377 ]
  • 仿刺参耳状幼体和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估计

    李云峰;常亚青;田燚;王诗欢;张存善;陈蒙;赵志刚;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为每个雄性仿刺参配3个雌性仿刺参,每个雌性个体产生若干幼体,建立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个半同胞家系和27个全同胞家系。对仿刺参中耳幼体的27个全同胞和稚参阶段的23个全同胞幼仿刺参的体长分别进行了测量,中耳幼体阶段共测量810个个体,稚参阶段共测量640个个体,并用MTDFREML软件中的混合动物模型对其进行分析,估计仿刺参早期生长发育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仿刺参中耳幼体阶段的体长生长性状遗传力为0.29,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为0.49。在仿刺参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体长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属于中度遗传力范围,说明仿刺参的体长生长性状是在加性效应控制下,对仿刺参进行选择育种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

    2009年01期 v.24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76 ] |[下载次数:204 ]
  • 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生长发育的比较

    张跃环;闫喜武;霍忠明;杨凤;张国范;

    于2007年6月—11月,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莆田群体(PT)、大连群体(DL)和东京群体(DJ)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3个群体的受精率、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卵径、D形幼虫大小、单水管稚贝大小差异显著(P<0.05);附着规格、亲贝形态,PT群体与DL、DJ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浮游期间,幼虫生长速度依次为PT>DJ>DL,分别为(9.37±0.44)、(9.28±0.59)、(8.70±0.51)μm/d,PT、DJ群体与DL群体差异显著(P<0.05);9日龄时,PT、DL、DJ群体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95.08±1.87)%、(85.22±3.34)%、(75.32±3.49)%,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变态期间,3个群体幼虫的生长速度依次为PT>DJ>DL,分别为(2.54±0.39)、(2.37±0.52)、(2.05±0.45)μm/d,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变态率、变态时间、变态规格,PT群体与DL、DJ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室内培育阶段(20~40日龄),3个群体稚贝的生长速度依次为PT>DL>DJ,分别为(22.60±4.04)、(20.67±4.74)、(18.74±5.15)μm/d,PT、DL群体与DJ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40日龄时,PT、DL、DJ群体稚贝的存活率分别为(87.07±4.29)%、(66.73±6.43)%、(35.75±4.84)%,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室外养成阶段(80~160日龄),3个群体稚贝的生长速度依次为PT>DL>DJ,分别为(86.94±21.72)、(75.23±16.91)、(67.25±18.26)μm/d,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160日龄时,PT、DL、DJ群体幼贝的存活率分别为(90.21±4.68)%、(66.73±4.94)%、(56.98±6.58)%,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

    2009年01期 v.24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0 ] |[下载次数:256 ]
  • 长额象鼻溞对海水盐度的适应性

    魏杰;赵文;杨为东;杨旦光;李胜宏;

    在室内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于(25±1)℃恒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盐度(0.1、0.5、1.0、1.5)对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生长、存活、繁殖和内禀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额象鼻溞是一种对盐度急变的耐受性极低和对盐度变化极为敏感的淡水枝角类,该溞24 h LC50为4.62,生活的最适盐度为0.1~0.5,盐度仅在很低和微小增加时,才对其生活的某些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该溞的内禀增长率(rm)为0.241 d-1,低于其他种类,开发作为经济水产动物活饵料的潜力不大;从对盐度变化的敏感性来看,该溞有可能作为淡水污染、盐碱化等方面的监测生物,对环保、饮用水的生物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01期 v.24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9 ] |[下载次数:225 ]
  • 池养线纹尖塘鳢的生长和生长模型

    莫介化;张邦杰;黄永强;李本旺;李春枝;陆昌胜;

    于2001年4月至2006年8月对池塘养殖的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us的生长特性连续进行了6年多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Ⅰ~Ⅵ龄鱼体长和体重相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0.0186L3.1312,体长(LB)与全长(LT)的关系式为LT=1.1385LB+0.8702;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求得其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48.43[1-e-0.3099(t+0.4826)],Wt=3515.53[1-e-0.3099(t+0.4826)]3.1312,体重生长曲线拐点tx=3.2龄,相应的体长为32.96 cm,体重为1053.93 g;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能反映生长过程的变化特点,按生长特征值分析可分为两个时期,即t<3.2龄前的生长迅速期和t>3.2龄后的生长减缓期,表明线纹尖塘鳢在池塘中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用特殊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一般Von 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生长方程和灰色动态生长模型(GDGM)等5种生长方程拟合了池养线纹尖塘鳢的生长,根据各方程拟合残差平方和的大小判断,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对其生长的拟合效果较好,其次是一般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

    2009年01期 v.24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3 ] |[下载次数:306 ]
  • Cd(Ⅱ)对泥鳅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孙淑红;焦传珍;刘小林;魏振林;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Ⅱ)对泥鳅肝脏内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脂质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了在Cd(Ⅱ)胁迫下,泥鳅肝组织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的变化趋势及其关系。结果表明:低浓度Cd(Ⅱ)(0.025 mg/L)对泥鳅肝脏中SOD活性有诱导作用,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对CAT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无显著影响;当Cd(Ⅱ)浓度较高时(0.25、2.5 mg/L),SOD、CAT、POD 3种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Cd(Ⅱ)浓度越高,抗氧化酶活性上升越急剧,出现活性抑制的时间就越提前。SOD活性对Cd(Ⅱ)浓度及时间变化较敏感,CAT和POD次之,MDA含量变化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呈相反趋势。

    2009年01期 v.24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440 ]
  • 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对杂交鲟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王常安;周长海;徐奇友;许红;蒋树义;郑秋珊;孙大江;

    用膨化大豆分别替代0(G1组)、35%(G2组)、65.8%(G3组)、93.2%(G4组)豆粕,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体重为(75.3±3.8)g的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6周的试验结果表明: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后,各处理组杂交鲟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中SOD和溶菌酶活力分别提高13.6%和59.4%(P<0.05);G3组和G4组鱼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增加(P<0.05),其中总蛋白分别提高9.9%和11.5%,球蛋白分别提高12.0%和14.7%。

    2009年01期 v.24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4 ] |[下载次数:336 ]
  • 饥饿和再投喂对漠斑牙鲆生化组成的影响

    陈雷;姜志强;吴丹;

    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分别饥饿5、10、15 d(记为S5、S10、S15组)后再恢复投喂20d,分析了饥饿和再恢复投喂后全鱼的生化组成。结果表明:饥饿结束时,S5、S10、S15组鱼的体重损失率分别为1.18%、8.36%、11.76%,其中S15组的体重和饥饿前有显著差异(P<0.05)。在饥饿状态下,S5、S10组漠斑牙鲆全鱼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S15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饥饿组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饥饿组水分含量升高,且S15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饥饿组灰分含量高于对照组水平,且S10、S15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再投喂过程中,S15组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各饥饿组脂肪含量逐渐升高,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下降。

    2009年01期 v.24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70 ] |[下载次数:154 ]
  • 4个群体文蛤的RAPD分析

    林志华;陆荣茂;周波;董迎辉;李红智;柴雪良;肖国强;

    用建立的高重复性RAPD优化体系,对文蛤Meretrixmeretrix4个不同地理群体(广西文蛤Gh、白壳文蛤Gb、山东文蛤S、江苏文蛤J)的个体进行RAPD分析,获得了较好的重复性条带。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引物进行RAPD扩增,结果显示:Gb群体有11条特征带,Gh群体有2条,这些特征性RAPD扩增带可以作为这两个群体的RAPD分子标记;J群体和S群体没有明显特征带,可能预示这两个群体间遗传渐渗导致种质资源趋向同质化;Gh、S、J群体多态比例差别不大,为61.54%~62.86%,而Gb群体仅为33.33%。采用修正后的Shannon多态性指数方程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Gh、S、J群体多态性指数分别为0.189、0.195、0.200、Gb群体仅为0.115。研究结果表明,文蛤不同群体的遗传地理分化明显,Gh、S、J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而Gb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可能预示该群体分布范围较小、群体数量不大,应加强对其资源的保护。Gh与Gb群体为同一栖息地,除壳色和壳形态差异外,遗传多态性差距悬殊,已超出种内变异范围,二者是否为不同种或具生殖隔离的地理亚种,还待于深入研究。

    2009年01期 v.24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169 ]
  • 基于AutoCAD和船体制图的非连续线及轨道线的研究

    马莉莎;董利锋;郜颖;姜忠爱;

    针对AutoCAD软件标准线型库中非连续线在船体制图中的局限性,给出了虚线、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等非连续线在船体制图中的自定义方法,并提出了船体制图中轨道线的多线(五线)定义法。该方法对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船体制图具有指导意义。

    2009年01期 v.24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76 ]
  • 下载本期数据